历史上农历的闰月是怎样安排的?
农历的闰月安排在哪个月,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处理。在西汉以前,都把闰月放在年末,例如汉初把九月作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那时的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
后来,历代置闰办法都不尽相同,譬如闰正月,明代犹有,清代则不置。随着历法的逐步精密,安置闰月又有了新规定,就是把不含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这个规则一直沿用到今天。
为什么农历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我们知道19个回归年中有228(12×19)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朔望月却有235个,因此19年中就会有7个朔望月没有节气,7个朔望月没有中气。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说明这个问题。两个节气或两个中气之间平均日数为365.2422÷12-30.4368日,而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两者之间有不到一天的差数。因此,中气在农历月份中的日期会逐月推迟差不多一天。
大约经过32个月的积累,本来应该在某个月份里的中气,就会推移到下一个月份里去。如果不采取措施,在它之后的中气都会推迟一个月,二十四节气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为了合理地协调朔望月和节气之间的关系,所以农历要置闰,并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闰月的月序用上一个月的月序,在前面冠以“闰”字,称为“闰某月”。做这样的处理之后,以下的中气又各自回到它们所在的月序里,从而使农历中的月份同天象、物候保持相对固定的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没有中气的月都是闰月。如果前一个月或两个月中含有两个中气,下个月虽没有中气,也不能置闰月,因为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
例如农历乙丑年(1985-1986年)正月只有一个节气——惊蛰,没有中气。但上一年十一月却有两个中气——冬至和大寒。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大寒应是十二月的中气,而理应是正月的中气——雨水又在十二月里。这样,三个相连的月份正好有三个中气,所以正月没有中气也不置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