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的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古代烹饪初具规模之后,人们对饮食的研究便不断加深。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之时,围绕饮食问题,各学派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孔子的饮食观集中记录在《论语•乡党》篇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他饮食思想的中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吃的饭食越精越好,牛羊鱼肉等切成的丝,越细越好。这实际上是当时统治阶级对饮食质量要求的总概括。

孔子的饮食观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主张,他说,粮食坏了变了味,鱼和肉腐烂了,不可食,食物的颜色难看,不可食,做坏了的食品(如不熟或过火等),不食;不到该吃的时候或不符合节令的食品,不食:不按一定方法来加工切剁的食品,不食:调味不当的食品,不食等等。

在饮食礼节上,他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和主张,如喝酒不能喝醉,吃饭时不要讲话,饭吃完了,要让老人们先离开,然后自己再走等。

孔子的饮食观,历来被认为是圣人之言,被后世历代所遵循,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烹饪水平已经很高。

而孔子提出的关于饮食卫生、烹割技艺、饮食礼节等方面的观点,对中国烹饪观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中国精美菜肴,都是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古往今来的学者文人对饮食的论述,也无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依据,从而不断地加以发展,使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