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为什么叫复圣,颜回是怎样的一个人?
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又称颜渊,尊称颜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圣之一。
颜回自13岁拜入孔门,后来跟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忠心追随孔子,并严格按照孔子“仁”“礼”思想要求自己,是孔子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颜回一生不曾做官,也没有留下著述,其言论思想多记载于《论语》之中,但颜回后来自己收徒讲学,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形成的颜氏之儒成为儒家的一个学派。
《韩非子•显学》中指出孔子之后儒家有八个学派,颜氏之儒就是其中之一。
对颜回的评价主要见于孔子的称赞,例如《论语》中孔子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种人了,没有听说过有好学的了。”
孔子在颜回死后曾哀叹“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是儒家榜样型的人物,后世被尊为“复圣”,是配享孔庙的儒家“四配”之一。
复圣之称
对颜回的尊称。颜回忠于孔子的思想,并努力践行“仁”“义”,被孔子视为最优秀的弟子,居“七十二贤”之首,成为后人榜样。
颜回在思想言行上是最符合孔子思想的,唐太宗尊颜回为“先师”,至元文宗时追封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年间改为“复圣”,所以颜回也称复圣,是儒家五圣之一。
箪食瓢饮
箪是古代用于盛饭的竹器。成语意为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苦的生活而不改志向。最早是孔子对颜回的形容和赞誉。
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