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元世祖忽必烈为国家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闲话元世祖忽必烈为国家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千百年来,传统的中国人,始终抱着“大一统”的观念不放,它成了我们的人生理想。这样的理想,到了皇帝那里,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

元朝是从忽必烈开始的,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北京城”,最早是元太祖站在那里放光芒的。中国历史地图上所拥有的广袤疆域,要再次感谢忽必烈。他从马背上跳下来,老老实实地坐在皇帝的椅子上,给历史添上了沉甸甸的法码。

元朝的统一,与前朝各代的统一不太一样。它结束了宋、辽、金、夏、蒙古几个政权长达三百多年的征战局面。第一次以北京(燕京)为中心,用类似牧民们的那种套马杆,把疆域周边的所有地区,都牢牢套住。

这使元代的统一,具有罕见的稳定性。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这种稳定性,使中原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也使多年来彼此瞪着乌鸡眼厮杀的各民族兄弟,都在一个太阳下抱成了团。虽然有的在上面,有的还在下面,但毕竟是在一起了。

在翻完有关史料以后,我不得不承认,忽必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伟大之处,一方面,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他能够抛弃所有与该事物不相关联的东西,不择手段去接近这个本质。他在位三十多年,其思想体系伴随着稳定的国家政体,使元代的政治出现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

难能可贵的是,忽必烈来自草原,思想上的自由驰骋,应该如草原上的那些野马。可是,忽必烈驯服了这些“野马”,让它们回到了国家政治所特有的“牧场”上来。

这样,从国家来看,有了发展的基础;对百姓来讲,有了安定的氛围;对历史来说,留给后人许多治国的道理。

在史籍中,对于忽必烈的记载,几乎没有涉及他的个人生活,大多是如何征战,如何治国,以及如何思考的。其实,元朝的高度统一,对于忽必烈来讲,是以牺牲他的个人生活为代价的。

统一难,维护统一更难。个人的生活完全融化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在理但不在情。在这里,我把忽必烈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路线、方针、政策,来进行梳理一番,看看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名堂。

忽必烈在《即位诏》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治国方略。他提出了“祖述变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既要继承大蒙古国一些传统的制度,又要采用中原地区行之有效的统治方法。这里讲的是机制上的继承与创新。

我始终觉得,形成元朝这样大一统的局面,忽必烈有一定的功劳。但功劳最大的,还是围绕在他身边的一些重要的汉人谋臣。他们以汉文化特有的智慧,去影响这些来自草原的英雄。他们同样是英雄。

史书记载,公元1242年,忽必烈与海云法师在漠北有一次著名的对话。忽必烈问:“佛法中有安定天下的大法吗?”海云答:“应当寻求天下的大贤硕儒,向他们请教古今兴亡的道理。”

而那个“在马上取天下,不可以在马上治天下”的著名劝告,也是由海云的好朋友刘秉忠提出来的。这位刘秉忠,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易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以及什么奇门遁甲之类的,也是样样皆能。

忽必烈不仅自己努力接受汉文化,而且要求他身边的蒙古贵族,以及自己的子女跟着一起学。这些学习,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为他的一统天下,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