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舟中敌国”是什么意思?典故出自何处?(2)
吴起是个直性子,不善于施展阿谀之术,他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国家的牢固不在于山河多么险峻,多么易于把守,而是在于德行。以前三苗氏左有洞庭之险、右有彭蠡之利,地形可谓易守难攻。可是由于朝廷在道德上不好,最终仍然被禹灭掉;商朝左有孟门关,右有太行山,北有常山,南有大河,真称得上固若金汤,但是纣王奢侈腐化,造酒池肉林,结果终于被武王灭掉。
“这样来看,一个国家的安全、昌盛,是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形险要。如果国君在德行方面不注重,就是我们乘坐的这个小船上的人,也会成为敌国的人呢!”
“对,你说的这些真是太好啦!”武侯对吴起的独特见解,表现出由衷的赞同。
从此以后,吴起的声望越来越高,甚至颇有升任宰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