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世术大师——“通天教主”王瑶卿简介

京剧世术大师——“通天教主”王瑶卿简介

王瑶卿(1881-1954年),字稚庭,号菊痴, 9岁开始学艺,师从多名京剧大师,广泛吸取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营养,形成他自己的“王派”。

王瑶卿的唱腔清丽俏润、爽利清朗。他的念白功力也很深,被誉为“哀梨并剪”,意思是听起来就像吃“哀家梨”那样甘美爽口,又像使用古称并州的山西太原的名产并州剪刀那样锋利称手。

王瑶卿

王派代表剧日有:《汾河湾》、《南天门》、《珠帘寨》、《福寿镜》、《苟灌娘》、《木兰从军》、《万里缘》、《棋盘山》、《孔雀东南飞》、《玉堂春》、《穆柯寨》、《庚娘传》、《五彩舆》和《琵琶缘》等。

在京剧史上,旦角唱大轴,王瑶卿是第一个;旦角挂头牌,王瑶卿是第一个;旦角创流派,王瑶卿也是第一个。他塑造的许多舞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十三妹》中的何玉凤、《木兰从军》中的花术兰、《万里缘》中的胡阿云等,无不是京剧史上的经典。

王瑶卿又是一位杰出的京剧革新家。在王瑶卿之前的青衣,只重唱不重做,一味地“抱着肚子苦唱”,在台上很死板,而青衣、花旦和刀马旦又不准兼演,作为一位颇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家,王瑶卿在继承前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地将青衣、花旦和武旦融为一体,因为青衣又名“青衫”,所以在“青衫”和“花旦”中各取一字,便创造了这一新的旦角行当,谓之“花衫”。

他开创了旦角表演的崭新天地,属于花衫范畴的剧目及代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等。

王瑶卿还注重从创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出发,在剧本、表演、唱腔上锐意出新,同时也非常注重革新造型艺术,从不忽视化妆、服饰、鞋履和道具等细节的设计和运用。

比如,《宝莲灯》里“二堂舍子”一场,王桂英的上场,原来的演法是在刘彦昌唱“后堂内请出儿的娘亲”,沉香和秋儿合念:“有请母亲!”后,王桂英在里面唱:“后堂内来了我王桂英,站立在屏风后侧耳听”,然后猜测为什么叫她出去。王瑶卿认为这样不合情理。因为既然是被请出来,那么就直接可以问丈夫和儿子什么事情,何必还要站在屏风后面侧耳听呢?更不必自己在心里猜测原因了。

于是,王瑶卿的演法是刘彦昌唱完,王桂英就上场,唱:“后堂内来了我王桂英”,使剧情衔接顺畅而合理。

又如,《打渔杀家》里萧桂英的扮相原来是头戴渔婆罩、身披云肩,像个村姑。王瑶卿认为这样并不符合她渔家姑娘的身份,所以改为戴草帽圉、穿蓝布女茶衣,这样就像渔姑了。从此这个戏成为经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