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时为什么要燃彩灯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而燃彩灯的习俗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来。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懵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便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市镇上则表现为通宵达旦的燃花灯、赏花灯活动。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因为元宵与春节相接,因此元宵节时,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各式花灯,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