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吃饺子

春节的习俗: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吃饺子

春节的习俗包括买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吃饺子、踩小人、放鞭炮、拜年、贴福字、逛庙会等一系列活动。

1、年夜饭

年夜饭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内心的充实和快乐是难以言语的。人们在享受满桌佳肴盛宴时,也享受着年的欢乐气氛。

2、吃饺子

吃饺子

初一破晓时,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等和饺子馅一起包进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

3、压岁钱

压岁钱

通常是由家里的长辈发给小辈的用红包包住的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同音,当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祸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也称为厌胜钱,当时的压岁钱是一种币状辟邪品,有的正面有文字吉祥语,背面各种寓意吉祥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麒麟等。

4、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在屋门、门楣、盆栽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寓意幸福、福气、福运等,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也是家家户户对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和祈祷。

也有把“福”字倒贴,取读音“福”到(倒)了,更体现了民间对“福”的向往和祝愿。

5、贴春联

贴春联的传说和恶兽“年”也是有关的。据说“年”害怕红色,人们便在门的两旁贴上一对红纸,吓跑“年”,让它不再踏足村里,由此过年贴对联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变成了闹春节的一大特色。

6、放鞭炮

放鞭炮的传说则是关于驱赶恶兽“年”的。因为“年”每年除夕都会到村子伤害村民牲畜,为了躲避其伤害,人们都会在除夕当天宰杀猪羊供奉它,让它饱腹不再伤害人畜和毁坏庄稼。

有一年,村民忘了供奉,“年”则到村里大肆破坏撒野,人们躲避的时候发现有一处竹楼起火,并烧得“噼噼啪啪”,吓得“年”逃回森林,于是每年村民都在正月烧鞭炮把“年”吓走,慢慢地也就变成了习俗流传下来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