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权臣窦氏家族的履灭
永元四年(92),大汉朝十三个郡国发生地裂灾祸,且大旱、蝗灾频频发生。俗话说,“国之将变,其必有妖”。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大汉朝就要变天了。
说起来,此时大汉的实际掌权人窦太后和其兄窦宪,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将东汉王朝治理得井然有序,国家蒸蒸日上,这一点任谁也不能抹杀。
当然其中的忠奸善恶、是非曲直,我们也只能从史书上的记述去猜测,但是谁也不能排除,撰写史书的人,会出于对政治和前途的考量,使所记述的事情有所失真或者夸大。因此,判断其功过是非,需要理智的头脑。
窦太后和她哥哥不一样,她虽然喜欢权力,但要她废黜帝位而自居,她却也是万万不敢的。因为她知道,一旦自己这样做,那么不管是支持自己的还是反对自己的士大夫阶层们,都会将矛头指向自己这个大逆不道之人。
但是看着和帝刘肇日益成长,心性也逐渐成熟,窦太后不禁担心,有一天刘肇势必会重新夺回天下和军政大权,临朝亲政。然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在是难以保证在刘肇亲政以后,后宫大权不失。
因此,她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百般节俭。曾经刘肇让人给濯龙园装修,以求让窦太后能够欣赏到一个幽静美丽的后花园。窦太后见后,没有半点欣喜,而是语重心长地向刘肇陈述穷奢极欲的害处:
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国库空虚,民间百姓的生活也一日不如一日,身为人帝者,不仅需要时刻想到国家的安危,更要从自己做起,不做大兴土木的事情。她这么做,其实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以求得自己养子刘肇的敬重。
而窦氏一门,原本就目无王法,到了窦宪立下不世奇功之后,窦家更加无法无天,窦宪也越发骄横跋扈。仆射乐恢上书窦太后请求对窦宪加以管束,窦太后不仅不理睬,反而大肆包庇自己的哥哥窦宪,结果乐恢被窦宪逼迫自杀。
窦氏家族一时势不可当,残害百姓、败坏吏治、无恶不作。对外,虽然窦氏远驱了外虏;对内,窦氏兄妹则成了窃取国家的大贼。
司徒丁鸿曾上疏言道:“夫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纵横。宜因大变,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可见窦太后和窦宪的倒行逆施,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就连上天也降下灾难。因此,许多人认为,窦氏一门所作所为已然惹得天怒人怨。
窦宪也意识到,窦太后一直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担惊受怕,同时,随着刘肇年纪的增长,其见识和阅历当然也水涨船高,终有一天,刘肇会威胁到窦氏一门的现有统治。
思考良久,窦宪悍然决定,以自己如今的权势特别是军权,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暗自灭了刘肇,再随意编织一个理由,要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谋朝篡逆之事切忌拖延,因为时间越久,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窦宪便快速与女婿郭举及其父、部下邓叠及其弟等共同谋划,企图杀害刘肇,篡汉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