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与“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是我国一句著名的历史成语。现在通常的意思,已经衍变为:有意退让和回避,以避免冲突,可是,这句话原先的历史含意,比上述解释要具体得多,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这句成语的原出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史书《春秋左传》,见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条。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战役城濮之战中的一件事,战争的双方,一个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另一个是春秋时另一强国楚国。
城濮在今天的山东鄄城西南。这次战争是晋、楚两大强国相互争取和胁迫在这一地区的小国曹、宋、郑等国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争夺的结果,是晋、楚两国的直接兵戎相见。战争触发之前,双方曾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的谈判,在达不成协议后,于公元前632年,晋、楚终于在城濮一带陈兵。这是春秋时期一次大战。
这一年夏四月,双方正式大战前,晋文公命令自己的部下“退避三舍”。舍,是当时计量长度的单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三舍等于九十里。为什么要退避三舍呢?这是晋文公为了实贱五年前对楚成王的诺言。
晋文公名重耳,年轻时因为晋国内乱,在各诸侯国流浪了十九年,当他逃亡在楚时,曾受到楚成王的优厚款待,在宴席上,为了表示谢意,晋文公曾发誓如果有朝一日回国取得大权,不幸又碰上了晋国和楚国打仗,在战时,晋方一定要预先让出战场“三舍”的地方。
五年后晋、楚间果真发生了战争,晋文公为了表示不失信于天下,便作出“退避三舍”的决定。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强盛一时的楚军遭到了大败,晋军俘获了楚方战车百乘士卒千人以上,楚国大将子玉在败后也被迫自杀。
通过这次战争,晋国取得了霸主地位。而“退避三舍”一事,也成为我国流传了二千六百年左右的著名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