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王弼对道家学说有什么影响?
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时魏国山阳郡(今河南焦作)人,魏晋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是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及创始人之一。
王弼的作品主要是对古书的注解,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和解读《周易》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书。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年的刘表,先祖多在东汉担任重要官职。年幼时就很聪慧的王弼受到良好家世的影响,学到了很多知识,死时年仅24岁,但已经完成了对《老子》和《周易》两部哲学著作的解释,奠定了玄学的基础。
王弼的思想,以阐释和发展老子的思想为主。在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基础上,他认为“无”是事物的根本,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顺承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对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等相对的概念进行论述.
在人如何认识事物的认识论方面,王弼提出“得意忘象”,认为只要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和精髓,事物的表面和描述事物表象的语言就都不重要了。
王弼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哲学家,他是魏晋玄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他对《老子》和《周易》的注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对这两部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他提出“得意忘象”的观点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和艺术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