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有哪些?诸子百家真的有“百家”吗?

诸子百家有哪些?诸子百家真的有“百家”吗?

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主要指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的学术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今天的人对于“诸子”和“百家”是“有明确的区分”的,“诸子”指的是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各个学派。但是在古代并没有把各家代表人物和各家学派分开来看,而是混在一起作为一个统称。

诸子百家有哪些

例如:《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百家”为一百八十九家。《汉书》把“诸子”(学派代表人物)和“家”(学术派别)放在一起计算了。《汉书》还记载诸子百家的著作有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后来的《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更是记载“诸子百家”有上千家的数量。正是因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所以流传下了“诸子百家”的说法。

诸子百家虽然数目众多,但流传广、影响大的并不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学术派别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医家等十二家。

这些学派流传范围广,影响时间长,为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儒家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支脉。

先秦诸子之书的成书过程一般较为复杂,其著者一般称自撰而成,但从其内容来考察,实际上有的是收集本派主要言论而成书,更多的是由其后世弟子编辑而成。

总之,先秦诸子之书是众手修成或者经过长时间的编纂、增补。正因为如此,诸子之书多传闻异辞、流传异本,有的还掺杂有他人的言论,这些都反映了早期文献的特点。

在中国学术史上,先秦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各家代表人物以及诸多学人士子,或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或质疑辩难,既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空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