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造船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约60万年一1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观察到树叶飘落到水里,微风吹来,远远地荡开了去,又看到抛到水里的树干也漂在水上被冲走。于是受到启发创造了独木舟,
后来人们又模仿双手的样子,创造了桨。尽管用原始的工具制造出来的小船看起来是那么笨拙,但它却把人们引向了一个新世界。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工具不断出现。当人们能得心应手地从事木工时,造船也就发展起来了。
大约在使用青铜器的奴隶社会(约公元前15—16世纪),船只的建造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开始使用帆。后来船帆问世,扩大了船的活动范围,可以凭借风力驰骋在海面上。可以说真正的航海是从帆船开始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无论是单桅的、双桅的、还是多桅的,帆船一直独占着海洋。
我国在周朝(约前1l世纪一前256年)就设置了专门管理船只的官吏。春秋时期的造船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当时北起辽东半岛,南到南方沿海地区,在今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直到福建、广东,各地都已分封建国,各诸侯国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海洋已成为南北交通的捷径。
那时以吴国的船最为有名,最大的战舰可载战土90人,桨手50人及许多军事装备,这种船称为“大翼”。船队的组织也日益完备,除满载战土的战舰之外,尚有称为“赊鲈”的指挥舰。
齐景公(公元前547—490年),曾乘船在海上漫游数月,并到转鲋(今山东省烟台市附近)观看海潮的胜景,甚至要长此遨游下去,不想回国。后经晏子劝驾,才算回到陆地上来。
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船只一定相当大,并且抗风浪能力较强,稳定性较好,否则便满足不了长期海上活动的需要。
到了战国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港口,如燕国的碣石(今河北乐亭县南),齐国的转鲋和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南)、越国的吴(今江苏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句章(今浙江宁波市西)、冶(今福建福州市)、番禺(今广州市)。这些港口接待着海上来往的船只。船,把我国东、南连成一片,南北货物靠着船载来又载去。文化交流,人民来往,也靠船来进行。
史书上记载,秦始皇为了寻求长生不死药,派徐福携带童男女千余人,去寻求海上仙岛。可以想见参加这支船队航海的船,决不是些经不起风浪的小筏子。
西汉时期的船只就更多样化,更适于海上活动了。楼船高达10余丈(汉尺略小,10余丈约30米),分为4层。率领这种战舰的将军被封为“楼船将军”。至于2层、3层的战舰和各种用途不同的战舰都是组成“特混舰队”的部分。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发兵攻打南越时,曾出动“南方楼船士20万”,公元前109年也曾“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5万人”。这些说明,用船的数量之巨大是十分可观的。
当时的造船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造船已用“榫接”和“钉接”,这都是世界造船史上最早的记录,比欧洲要早500年,比印度洋沿岸各国至少要早1300年。我们知道,只有使用钉子把木板连接起来才能造出抗风浪性较强的大船。用皮条或绳索把木板缝合在一起是经不起风吹浪打的。再如船上舱房,甲板的安置,尾舵的使用,都是独步一时的成就。
三国时,魏、吴蜀之间有一次决定性的大战斗,发生在公元208年,在今湖北省蒲圻县的长江江面上,称为“赤壁之战”。当时曹操率领水陆军20余万人,南抵长江,准备一举消灭霸踞江南的孙权。孙权和刘备联合,以周瑜为都督,用较少的兵力和惯于水上作战的“水军”,放起一把大火,烧掉曹魏的船只,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当时三方出动的船只多达万艘。制造这些船只,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规模上,没有相当的物质力量和造船技术是做不到的。
到了宋代,我国船舶之大,已闻名中外。徐兢在《宣和寿使高丽图经》里记载;“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神舟是客舟的三到五倍。同时,可以载钱20w贯,载米12000石的“万斛船”,已经问世。这种巨型船舶“不忧巨浪而忧浅水”。阿拉伯的商人多用小船把货物运到印度,换中国大船来华。当时中国大船往来印度洋,成为航海商旅愿意乘坐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因为它安全可靠。
明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时,船只已经发展到长44丈(150.5米),宽约18丈(61.6米)之大,船上有9桅风帆,可载水手500人,士兵400人。锚重数千斤,舵杆长1l米。操纵这船上的篷帆锚舵要200多人。郑和的船队有大船62艘,小船100多艘,每次航海都有2了000多人参加,这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创举。
自从欧洲工业革命,蒸汽机问世后,把强大的机械力量运用到船上,帆船的时代才宣告结束。我国由于明、清朝长期的封建统治,阻遏了科学的发展,造船事业停滞不前,大大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