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怎样改善漕运、保证长安粮食供应的

唐朝是怎样改善漕运、保证长安粮食供应的

在唐代,由于关中粮食的生产不能满足长安的需要,故而皇室也常到东都就食。高宗多次东幸洛阳,武则天更以洛阳为首都。

中宗碰到粮荒,有人劝他去洛阳,他说他不做“逐粮天子”,其实是韦后不愿意前往。

唐代长安的粮食供应

粮食方面的困难、迁都的不易,就只有改善漕运,大量运粮关中了。关于改善漕运的问题,以裴耀卿的建议最为重要。

开元十八年(730年),裴耀卿向玄宗建议,从江南向长安运粮要在适当地方设仓,分段转运,改变一直运到东都再转运京师的办法。

他的具体办法是,江南的运粮船沿运河北上,到黄河口把粮交到武牢仓,另有黄河船从武牢仓把粮运到洛水入黄河处的洛口仓,然后分别从洛水运入东都,或者沿河经柏崖仓(河南孟县两南)、永丰仓(陕西华阴县境内),分段转运至京师。

这样,可以按照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运河、黄河、洛河、渭河不同的水量、水情,不停的转运。避免冬季运河水浅,需待四、五月间南方米船才可起运,待六、七月至黄河时,河水上涨,又要停运的情况,同时,也可克服“江南百姓不习河水”的困难。这个建议,没有得到玄宗的重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关中降雨过多,严重影响庄稼收获,玄宗又打算东去洛阳。京兆尹裴耀卿又一次提出改善漕运的建议。他认为,长安是历代建都之地,但因“秦中地狭,收粟不多,傥遇水旱,便即匮乏”。在贞观、永徽之际,由于政府支出较少,每年从关东转运粮一二十万石,即可满足需要。

开元年间,由于“升平日久,国用渐广”,每年运粮“数倍于前,支犹不给”。迫使皇帝“数幸东都,以熟贮积”。这说明皇帝东去,“皆为忧人而行,岂是故欲来往”。如果改善漕运,使京师“仓廪常有二三年粮,即无忧水旱”。他的具体办法如下:

在运河和黄河相接处置河口仓(武牢仓),江南运粮船把粮运到河口仓即可南返,然后由政府雇船从黄河西运,在三门东西各置一仓,先从河口仓把粮运到三门东仓,再陆运至三门西仓,最后经河入渭,运到长安。玄宗对这个建议十分赞赏,遂以裴耀卿为宰相兼转运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