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与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成就面面观

唐代宫廷与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成就面面观

唐代宫廷音乐有两种,一种是雅乐,一种是燕乐。

雅乐是祭祀天地、宗庙以及朝会时所用的音乐,称《十二和》又称《大唐雅乐》,不同场合用不同的篇章,主要用钟、鼓等打击乐器演奏,比较呆板,在庙堂之上仍具有一定的地位。

唐代宫廷与民间音乐

燕乐是在享宴时演奏的音乐。隋文帝开皇初年始定7部乐,到炀帝大业时为9部乐,唐太宗改9部乐为10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当时演奏的乐器有箜篌、筝、瑟琶、箫、笛、鼓多种,以吹奏、弹、拨乐为主,变化多样,委婉动听。乐队的规模很大,中外乐曲、乐器竞相争辉。

乐曲的种类甚多,其最著名的有:

1、《秦王破阵乐》

太宗所制,每逢宴会必奏此曲。后又在乐曲的基础上创作了相应的舞蹈,由128人披甲持戟共舞,演奏的乐器以鼓为王,声势激昂,是唐初乐舞的代表作。

2、《功成庆善乐》

太宗巡幸路过降诞之所的庆善宫,在此赋诗助兴,起居郎吕才为诗谱曲,并编制舞蹈。其舞进退缓慢稳健,象征文德,又称“九功舞”。

3、《景云河清歌》

综合《功成庆善乐》和《秦王破阵乐》并加以创新的大型乐舞,用以表现唐朝创业的功绩。每逢朝会,必先演奏此乐舞。

4、《霓裳羽衣曲》

玄宗开元年间作,描写玄宗在梦中去月宫会见仙女的故事。由散序、中序、曲破3部分组成。散序仅是乐曲独奏或轮奏。中序有歌有舞,乐器伴奏。曲破以音乐伴舞之歌。全曲表现了变幻莫测的神仙境界,反映了盛唐乐舞的艺术成就。

唐代舞蹈的种类和名目繁多,主要分健舞和软舞两种。健舞指刚健有力的舞蹈,而软舞则指婀娜多姿的舞蹈。还有用于宫廷的,运用队形变化排列成一定字句的字舞,或组合成花形图案的花舞。

祭祀用的文舞、武舞。这时有很多来自西域的舞蹈,如《胡旋》、《胡腾》等。顾名思义,表演者以旋转、跳跃为主。西域舞蹈风格应是属于健舞。

唐中叶以前,最为盛行于长安的“泼塞胡戏”,也是来自西域的歌舞。舞者头带面具,互相泼水,鼓声、歌声、喧闹声融为一体。

唐代长安城已有滑稽戏、木偶戏的表演,长安的大寺院不少已有戏场。钱易的《南部新书》说:“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在荐福、永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