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攻克长安后为什么会遇到严重的粮食危机

黄巢攻克长安后为什么会遇到严重的粮食危机

唐末,黄巢大军攻克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大齐政权在其后期遇到极为严重的缺粮危机。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天灾的原因。

黄巢攻克长安后遇到严重的粮食危机

一、关中缺粮,漕运的问题没有解决

黄巢对关中缺粮、依赖漕运的问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

关中虽素有“天府”之称,但很难养活过多的人口。要凭借漕运东南地区的粮食以相接济。而江淮路远,途中诸多阻遏,难免有所贻误。

黄巢进入长安后,也曾意识到漕运的重要,并试图控制华州以东的漕运咽喉要道和荆襄等渔米之乡。可是事与愿违:首战河中,义军大败;两战邓州,既胜复败,始终未能恢复漕运。

二、黄巢初至京时,粮食浪费严重

义军攻取长安之初,黄巢听从唐朝宫廷奸人的建议,选召20万丁夫,自大明宫南门望仙门以北,经北门玄武门,至西门白虎等门,“博筑城池”,“为守御之备”。

这些民工每人每日支米2升、钱40文,日计支米4000石、钱8000贯,“岁余,功不辍而城未周,以至于出太仓谷以支夫食,然后剥榆皮而充御厨,城竟不就”。

如此徒劳无功,消耗粮储,实在惊人!加之黄巢广置百官和数十万义军耗费,在“东南断绝无粮道”的情况下,又岂能不出现粮荒!

三、缺乏刺激生产、保障供给的政策和措施

农民军虽对京师达官豪富实行“淘物”等政策,亦有迹象表明采取过某些“均平”措施,但黄巢确实未曾在政策上防止农户逃亡、保障农事的正常生产。

四、关中天灾使粮荒加剧

中和二年(882年),“关中大饥”,缺粮危机更雪上加霜。由于京师食尽,义军将士不得不剥食树皮苟活。

无粮自乱,这正是农民军在关中后期难以坚持,不得不东走的根本原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