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什么书?有什么特色?

《春秋》是什么书?有什么特色?

《春秋》又称《麟经》,“五经”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按年份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两百余年间的历史事件。由春秋时鲁国史官编写,但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司马迁在《史记》记载孔子向弟子传授《春秋》时说:“后世的人能够理解我是因为《春秋》,如果怪罪我,也是因为《春秋》。”

《春秋》

而这样说相传是因为孔子在《春秋》的叙事中蕴含了自己对人和事的褒贬态度,在《三字经》中有“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的说法,就是说《春秋》暗含褒贬,区分善恶。《孟子•滕文公下》也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也就是说《春秋》暗含褒贬,使作恶的人受到唾骂,所以奸臣会害怕。这是《春秋》的一大特点。

《春秋》作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对中国后世史书的编写和先秦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儒家的一部经典,《春秋》被认为经过孔子编订,暗含了孔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褒贬,因此也蕴含着孔子深刻的政治思想,在儒学经典中有重要地位,是儒者必读的经典之一。

麟经

传说孔子修订《春秋》时,有一次鲁哀公带人打猎,有人捕捉到一只怪兽,去问孔子是什么野兽,孔子知道是麒麟,他认为麒麟是仁兽,哀叹道:“你为什么要来这乱世?”并认为自己的理想断绝了。

孔子从此绝笔,停止修订《春秋》,所以《春秋》也叫《麟经》《麟史》。猎捕麒麟的故事也叫“西狩获麟”,记载在《春秋》之中。

春秋笔法

比喻用笔曲折,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指曲折婉转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褒贬评价,不直接表明态度,而用委婉的方式让人明白;也指简练但含蓄地点评人事;也称“微言大义”。

相传孔子修订《春秋》,用语十分简练,并将对人物事件的评价隐晦于简练的文字之中,暗含褒贬,因此将用笔曲折委婉、简练含蓄地表达作者态度的写作手法称为春秋笔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