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什么小说,作者是谁?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什么小说,作者是谁?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纪晓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原名《阅微笔记》。

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动荡的年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在思想进步的影响下,崇尚汉学的实事求是,鄙薄宋学的虚伪与空谈,对假道学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斥责与抨击。

在纪昀看来,道学家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视人欲为罪恶,才是最大恶。为了表达自己思想,纪昀就开始用文字勾勒讽刺这些假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写作模式已经成型,纪昀在这样的背景下吸收前人的经验和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新模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作了《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是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同时期流传的乡野怪谈,或者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阅微草堂笔记》全书内容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社会末世的黑暗和腐朽,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疏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矫作卑鄙,与旁敲侧击地揭露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

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每则故事之后用一二语来总结其理事,以明因果、以理事非。

《阅微草堂笔记》首先具有鲜明的反理教倾向,这其中体现出作者对人性及社会问题的进步认识。其次是对社会上诸类丑恶黑暗现象的谴责,对社会悲剧的痛心。最后是保留了丰富的官场及民间的掌故、民俗趣事和里巷异闻。这其中自然有不少荒诞不经、渗透着迷信糟粕的东西,但也具有历史、文学及社会文化价值的内容。

《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是其他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它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它融记叙和议论为一体,以夹叙夹议、从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其文体简约,笔法凝练,语言精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