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源出哪位名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源出哪位名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出自《后汉书》,与汉朝著名外交家班超有关。班超(32-102),字仲升。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入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一同迁居至洛阳。

班超家境贫寒,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班超久有效法张骞立功异域之志,终于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随从北征,任假司马之职。他率兵进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与北匈奴交战,斩获甚多。

窦固很赏识他的才干,于是派他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

班超带领团队首先来到了西域的鄯善国。鄯善国王见他们是汉朝使臣,便十分隆重的款待了他们。

但是,由于有匈奴的使者来了,才使得国王犹豫不决到底该与哪一方修好,因此才突然转变了态度。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率部斩杀了匈奴使者。

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歼灭匈奴在鄯善的使者,威震西域。鄯善举国震恐,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廷。永元七年(95年),朝廷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

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至西海(波斯湾)而还。

公元102年,因病,班超以七十高龄返回洛阳,不久去世。班超在西域近三十年,使五十余国与汉朝通好,保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