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荻教子的故事与典故

画荻教子的故事与典故

画荻教子的故事出自《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其母郑夫人(980-1052),名失考,出生于江南名门望族。她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

画荻教子

公元1010年,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在调任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军事推官时,因病瘁死于泰州官舍。

欧阳观生前居官清正廉洁,为人刚正仁厚,乐于施舍和接济于人,家中竞无一间瓦房、一块田地,俸禄仅能维持一家四口的粗茶淡饭。

欧阳观病逝以后,已是一双儿女母亲的郑夫人因陷入困境,为生活所迫,只好携儿带女投奔在随州(今湖北随州市)时任推官的欧阳修的二叔欧阳晔。

到达随州以后,郑夫人母子三人得到了叔父欧阳晔生活上的鼎力相助。郑夫人在欧阳修叔父家中开始对欧阳修进行早期教育。

郑夫人为减轻欧阳晔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勤俭持家,尽最大努力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因无力聘请私塾先生,郑夫人便自己担起了儿子启蒙教师的重担,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欧阳修进行文化启蒙教育。

当时随州城外的涡水河畔,生长着一大片荻草,而荻草的茎秆坚韧如木。郑夫人为节省开支,便经常把年幼的欧阳修带到河边的沙滩上,折来获秆作笔,以沙滩为纸,席地而坐,手把手教年幼的欧阳修识字写字。

在回家的时候,郑夫人还会折上一大把荻秆带回家,找来一个大木盆,盛上河沙,用荻秆继续在沙盆里教欧阳修习文写字。

郑夫人的谆谆教诲以及生活的艰辛,致使欧阳修从小就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所读之书过目不忘。郑夫人成就了历史上一段“画荻教子”的千古佳话.也为欧阳修日后成为北宋文坛盟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语“画荻教子”释义: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