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我国民间的特种自卫保垒--坞堡
堡指在要冲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其形正方,是高耸的围墙式建筑物。四面墙中下部无窗,在前墙的门上与后墙中间有小型城楼,四角有方形塔楼。连接城楼与塔楼有带房顶的长廊式房屋,外侧有长条形窗。这是东汉时地方豪强为割据而建的据点。
在《三国志》的《许褚传》中这样叙述许褚:“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兴坚壁以御寇。”许褚是谯人,谯郡治今安徽亳县。这是早期反映这类建筑的文字记载。
东晋、南北朝时,北方社会动乱不定。留在当地的汉族大地主多集聚宗族乡亲,筑坞立壁,称做坞主、壁师,实行武装割据,进行自卫。坞壁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平地筑城,内有几百家、上千家,甚至更多。大小坞壁相互响应,连州连郡,力量十分强大。
坞壁中居民利用宗族关系和地方观念形成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封建割据,成为当时强大的汉族地方势力,使少数民族统治者十分头痛。这种坞壁式的建筑都是因社会动乱,兵匪横行,豪绅借自卫建起的。只要这种环境存在,就有出现这种建筑的可能。
在抗日战争时,我在皖北农村就见到过“土圩”等类似建筑,用土作围墙,外有壕沟,圩内众多农民住宅,中间则是地主住宅,它是高砖墙、房连房的大四合院,在角上则建高高的炮楼,对加强自卫实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