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督教的特殊地位及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美国实行政教分离政策,但只是限制政府干预宗教事务、并没有限制教会参与政治,这就为美国的宗教组织积极地参与社会改良留有广阔的空间。
一、美国的教会政治现象
美国实际是一个以基督教信仰为立国根本的国家,全国2.3 亿人口中,基督徒至少占85%,其中新教信徒达7500多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美国总统、国会和法院这" 三权机构" 中,新教教会所占席位历来保持多数地位,在美国200 多年的历史中基督教垄断了白宫宝座,唯一的例外是1961年天主教徒肯尼迪入主白宫,还不幸遇刺身亡。
美国基督教的人多势众使之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能量,一方面历届总统或总统候选人都要尽力争取各新教教会的支持,如里根在1984年竞选连任时为了获得以法维尔为代表的道德多数派的支持,曾公开表示支持该派要求禁止人工堕胎、在公立学校恢复祈祷和读经的立场。
另一方面教会领袖也积极活动以影响政界首脑的立场和观点,如福音派牧师戈培理曾是尼克松的非官方顾问,为其宗教方面的主要谋士,号称" 白宫牧师",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基督教与道德、教育与教会
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价值观与社会道德状况方面,高离婚率、同性恋等现象使传统的婚姻家庭结构陷入危机。面对这种局势,美国基督教中以基要派为中心、以浸礼会牧师维尔为代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教性政治团体道德多数派。
该派强调人类生命尊严原则,反对人工流产和安乐死,维护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原则和公共礼仪原则,主张以上帝为中心从事教育,在外交方面推动政府扶持以色列。该派自称有7 万多名教士和400 多万追随者,其势力遍及美国各州,在80年代十分活跃。
美国基督教的资产在70年代已达到200 亿美元以上,其主要收入来自公私捐款和实业收入。捐款既有数额不等的什一税,也有奉行" 活得荣耀、死得光彩"之信条的洛克菲勒、福特、卡内基等富豪的捐献,新教教会仅1976年一年就获得捐款35亿美元;实业收入则来自教会自营或投资的工商业和金融业,如摩门教在70年代这方面的收入每年达13000 万美元,美国29家军火公司的价值2 亿多美元的股票掌握在10个教会手中,而联合长老会则将6000万美元投资于同五角大楼有关的工业之中。
基督教的雄厚实力使之能够将" 爱人如己" 的信条付诸行动,大量兴办教育和慈善事业,全美近30万所主日学校中有90%为新教教会开办。
三、美国公共教会与电子教会的发展
当代美国基督教各教会在积极投身于社会改良运动过程中,越来越能够正视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在教内外广泛地寻求和解与合作。
目前,跨教派组织已达千余,并且确立了特定的活动范围,如传教、精神生活、社会福利、国际救济、正义与民权自由、教育与研究、出版、通讯、娱乐、保险、及政治等领域"。
既是顺应也是为了推进诸教合一的进程,马丁.马蒂等人提出了" 公共教会" 的概念,主张各教派既保持自己的传统,又承认其他教派的合法性,提倡宗教宽容与政治廉恭精神,将保持基督教优良传统与吸收现代神学思想结合起来,号召各教派信徒们" 离开纯粹的个人经验而组成一个富于理性的共同体,正视各种科学、文学和社会问题" ,共建一个更为人道的技术社会。
在基督教各个教会加强横向联合的同时,许多牧师走出教堂,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广播电视等)走入千家万户。这种" 电子教会" 现有8 大" 超级名星" 布道家,每年募集的捐款高达2.5 亿美元,其中法维尔主持的" 昔日福音" 节目被国内304 个、国外69个电视台转播,每周收入达100 万美元;而号称" 启示者" 的罗宾逊年收入则达到6000万美元,并还在以25%以上的比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