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普世教会运动简介

基督教普世教会运动简介

普世运动是以基督教为主的各宗派联合为一体的运动,当代这一运动的重要成果是1948年基督教世界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在阿姆斯特丹成立。

当时的与会代表来自44个国家,包括100 多个新教与东正教的教会,中国有6 个教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基督教普世教会运动

1950年联合会发表的《多伦多声明》,明确了联合会的性质、职能、会员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即联合会不是各个教会的权力、行政事务、宗教事务的决策机构,不是超级教会,而是促进合一的教会联谊会,其会员在教义、信条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在教会体制、行政管理方面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为了巩固和发展世基联所倡导的合一运动,神学家与世基联的领袖们努力从圣经中寻找" 合一" 的根基,并于1961年的新德里大会将1948年确立的合一根基进一步明确为" 世界教会联合会是按照圣经承认主耶稣基督为上帝和救主,并因此而一起致力于实现他们的共同使命,光耀唯一的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的教会的联谊会"。

1961年的新德里大会是联合会首次在非西方地区召开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的东正教会加入联合会、罗马教廷观察员到会、国际宣教协会并入联合会成为此次会议的3 件大事,而突破基督教的局限、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局限,则使世基联在思想、服务对象与组织上名副其实地走向世界。

新德里大会之后,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教会加入世基联,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与帮助被压迫者的呼声日趋高涨,促进世基联的社会活动表现出激进主义的倾向。在1966年日内瓦会议上,许多代表明确提出教会应站在穷人一边,维护被压迫者的利益,在必要的情况下基督徒甚至可以使用暴力等主张。

上世纪70年代,世基联除了积极支持黑人群众反种族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每年向第三世界提供援助项目600-800 项,援助金额每年约3500万美元。但在1983年温哥华大会之后,世基联的社会活动开始由激进转变为温和。

世基联在扩大基督教各教派消除敌意、展开对话与合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9年罗马天主教教皇保罗6 世访问世基联日内瓦总部,使双方关系达到顶峰。然而此后至今的20多年中,双方关系则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

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世基联又进一步倡导其会员教会与其他宗教(特别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进行对话,对话内容侧重于2 个方面:一是从宗教信仰上寻找对话的共同点、相似点或相交点;二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协商解决的途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