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就很少会有人支持他。

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孟子名言。“得道者”就是指施行仁义、仁政的君主,反之“失道者”就是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在《公孙丑下》中论述战争,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说,把三里方圆的内城、七里方圆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但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得到了好的时机,却没有得到有利于自己的地理形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

而拥有很高的城墙,很深的护城河,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粮食,但是守城的人却逃跑了,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有良好的作战条件不如有团结一心的军队和人民。

孟子通过讲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说明在战争中,得到人民支持才是最重要的,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条件。

而实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战争中才能胜利,不施行仁政,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这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经常被来指道德高尚、讲仁义的人,会得到许多的帮助,而不讲仁义的人,就会众叛亲离,得不到大家的帮助。

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赢政修建豪华的宫殿、庞大的陵墓,还要修筑长城,不断发动战争,对人民进行无限度的压榨,导致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

后来陈胜、吴广发动了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结果人民纷纷响应支持陈胜和吴广,全国各地都开始起义反抗秦朝,结果秦朝很快就灭亡了,这就是“失道者寡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