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道情戏的名字来源及其发展历程

浙江道情戏的名字来源及其发展历程

道情,又称“道琴”“渔鼓”“词筒”。它是从清朝初期就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白加唱的叙事曲艺演唱形式。道情产生于唐朝,但是“道情”这个名称是宋代才出现的

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宫廷道教音乐,《二刻拍案惊奇》有注:“道情,散曲、黄冠体的别名,本为道士所歌。”黄冠即道士戴的帽子,黄冠是道士的别称。

浙江道情戏的名字来源

之所以称为道情,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中有:“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三教中所崇尚的教义各有不同,道家以情为特点,所以称为道情。

道情从唐代宫廷道士所唱传入民间,经历了晚唐和五代期间的“新经韵”,到了宋代才真正流入民间,在《金瓶梅词话》和《金屋梦》中都有几处唱道情的记述。

道情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800多年。它于明代中后期流入金华、义乌,并生根发芽、繁荣茁壮。清朝时,道情已经相当普遍,是戏曲以外最主要的民间娱乐方式。

清代初年,金华已有艺人将明崇祯三年(1630)发生在竹马馆向家园的一桩传奇命案编成《悔亲记》传唱。至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金华道情较为兴旺,如金华城区名艺人玉栋唱的《悔亲记》《钓鱼记》《七头记》《双珠花》《皇凉伞》等,久唱不衰。

光绪后期,玉栋徒弟邢兆兰曾在金华县衙做过代理师爷,熟悉衙门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学唱道情后,就把发生在当地的传奇公案编成《尼姑记》《金镯记》《胡牌记》《柯柳记》《贩士记》等传唱。

在这前后,金华不少艺人把衙门案件、社会新闻、民间重大事件编成道情演唱,如发生在金华城里默相巷的《阴阳堂》、城南五里牌楼的《双情义》、府上街的《七头记》、莲花井的《双狮子》、游宅街的《尼姑记》、汤溪的《烧山记》,以及明代发生在罗埠的《金凤冠》等等。

民国期间,道情演唱在金华义乌各地势头不减,金华艺人夏云登更是以《赛马记》唱红了金华八县。

新中国成立后,金华道情获得了发展。道情艺人不限于盲人,有的文化程度还较高。他们创作和演唱活动活跃,积极创编节目,走村串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文化大革命”期间,道情艺人转入地下活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金华城区成立了“婺春”曲艺演出队,在金华、兰溪、建德等地演出。

义乌叶英美编唱的《虞小玉》于1958年参加了首届全国曲艺会演,并获好评。后又涌现了邹爱琴(女)、朱顺根、沈友良、叶英盛、蒋今春、何彩英(女)、吴洵梅(女)等一批新人,编演了一批新曲目。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唱腔上锐意改革,出现了把金华民歌、婺剧音乐融合进道情的新派唱法,以轻松欢快的方式代替了沉闷哀怨的基调,使古朴的金华道情更加优美动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