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服装服饰的变化轨迹(2)

新中国服装服饰的变化轨迹(2)

③经济的发展推动服装的变化。40年代,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物资极端短缺,人民生活贫困,逢年过节才舍得把好衣服拿出来穿。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提的口号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发展,以前一年换穿一两件衣服,现在一个季度,换几次衣服,比如秋季女服,在北京,从妇女穿薄薄的漏孔丝麻外衣开始透露秋天来临,以后穿薄绒毛背心,再冷,改为薄绒毛衣,以后穿细线毛衣,最后穿粗线毛衣。裙子则从超短裙换成短裙,西服裙,最后是长裙,长裙几乎达到足踝,与冬装又相近了。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服装生产的改变。服装的制作显示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服装的衣料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合成纤维代替棉布、毛料而成为服装面料的一路大军。这些都有力推动了我国服装产品数量的激增和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已进入服装生产和出口强国之列,年产服装70亿件,出口占一半。

⑤行业服装的兴起。当前中国兴起穿行业服,各厂矿单位时兴穿厂服,各中小学校时兴穿校服。各种行业服,工作装流行起来。

现在的工作装许多是高级或中级衣料制作,由名厂家缝制,样式新潮,穿着舒适,尤其是职业妇女装,突出了女职工的精神面貌,给人以朴素大方、精明、干练、庄重,可信赖之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