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学派是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社会团体
历史上,墨家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徒属遍天下,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形成了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以精于墨理者为首领,号曰“钷子”。
墨徒以钷子为圣人,钷子权力很大,可依墨家之法处置犯了过错的墨徒。钷子死了,则另传他人。
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传说钜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腹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处死了自己的儿子。
楚悼王死后,阳城君等贵族反对吴起而失败。墨家钷子孟胜效忠于阳城君,其徒属183人都和他一道死难。
墨徒受到不少君主的信用和看重,“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不可胜数”。当时人称活动于齐、鲁、宋等地的墨徒为东方之墨者;称活动于楚、越者为南方之墨者。墨徒进入到秦国者也不少。从惠文王时起,很多墨者受到秦朝廷的礼遇和信任。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
后期墨家汇合成两支: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尤其墨家的逻辑学很出名,是世界三大逻辑学系统之一。世界三大逻辑学系统,是指佛教的因明学,墨家的墨辨,还有希腊罗马的逻辑学。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逐渐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总的来说,墨家过于注重实践,理论学说就显得粗糙。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统治者对墨家这样一个武装化政治集团的恐惧,竭力铲除他们,所以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但墨子拯人之危,急人之难,仗义勇为的人格理想则成为中国侠文化的源头。《史记》有《游侠列传》,记载汉初的侠士田仲、郭解、剧孟、朱家等,评价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后代的侠客、帮会和民间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