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朝的灭亡始于万历(神宗)?
万历皇帝是一个权力欲极重的人,但是他在早期也不是个平庸之君。他搞定了三大征,即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
平定蒙古鞑靼哮拜叛乱;援朝抗日战争;平定西南杨应龙叛变。在战争过程中对于前线将领的充分信任,对于指挥失误的将领的坚决撤换,都显示了神宗的胆略。
可是,这样一个本应是好皇帝的君主,怎么就沉沦成后来的昏君了呢?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了一疏,疏中批评神宗纵情于酒、色、财、气,足可以形容万历帝的后半生:
1、万历好酒。一则他自己爱喝,二则明末社会好酒成风。朝野上下都是如此。
2、万历贪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万历自己也承认自己很好色。
3、万历贪财。万历在明代诸帝中可谓最有名了。他说:“朕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财皆朕之财。”
4、万历好气。万历说:“人孰无气,且如先生每也有僮仆家人,难道更不责治?”看来他认为惩治那些不听他的大臣,便是一种生气。
万历的酒色财气,在当政后期近三十年不上朝,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这个万历以帝王的身份向臣僚做长期的消极怠工,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例子。
万历四十三年(1615),他才因“梃击案事件”勉强到金銮殿上亮了一次相。
那一年,一个名叫张差的男子,闯入太子朱常洛所住的慈庆宫,被侍卫发现逮捕。
政府官员们对该案的看法分为两派,互相攻击。一派认为张差精神不正常,这只是一件偶发的案件。另一派认为它涉及夺嫡的阴谋——万历帝最宠爱的郑贵妃生有一个儿子朱常洵,她企图使自己的儿子继承帝位,所以收买张差行凶。
万历帝和太子都不愿涉及郑贵妃,为了向官员们保证绝不更换太子,万历帝才在龟缩了26年之后,走出他的寝宫,到相距咫尺的宝座上,亲自解释。
这一次朝会很是有趣。万历帝出现时,是由从没有见过皇帝面的宰相方从哲和吴道南,率领文武百官恭候御驾。然后万历和他的太子开始向大臣们表示彼此关系的亲密,以及对太子的信任,并询问诸大臣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