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下军州”是什么?头下军州名词解释
头下军州亦称“投下军州”,是辽代设置的一种军事行政的联合组织。
耶律阿保机和耶律德光统治时期,把俘虏的人口安置在寨堡里,强迫其从事生产。这些寨堡被称作“头下”或“投下”。寨堡根据人口的数量分为军、州、县、城、堡。
“头下军州”都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就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大的州都修城郭,所俘掠的汉人和渤海人大部分被安置在适宜于农耕的地区,有技艺的则使其从事手工业。
这些从事农耕的人,既要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还须向辽政府交纳课税。城市里的商税,除酒税交给辽政府外,其他的均归“头下军州”的贵族所有。
“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的官吏都由各州的贵族委派。“头下军州”的户口称头下户,一面依附本主,一面受政府统治。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头下户又演变为“二税户”,与农奴身份接近。
在辽宋澶渊之盟前,“头下军州”较多。其后,战争较少,俘虏来源减少,很难再用俘掠的人口来增置“头下军州”。
后来,随着辽朝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以前所建立的一些“头下军州”,或因其领主后嗣断绝,或因其领主犯罪,已逐渐收归中央直接管理。因此,“头下军州”总趋势是在减少,至辽末时近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