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是谁带头发动的?
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时期,是汉景帝时期吴、楚等诸侯国发动的叛乱事件,是一次多个诸侯国发动的联合叛乱,带头者是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其他参与者是:济南王刘光、淄川王刘贤、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胶东王。这六位宗室诸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发动叛乱,后因战略失当而失败。
汉初,刘邦在消灭了拥兵自重、专制一方的异姓诸侯王之后,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因此,他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子弟为王,史称“同姓九王”。
然而,这些同姓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造成了与中央集权的尖锐矛盾。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汉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第二年下诏削藩,先后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将其划归中央直接管辖。
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汉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鄣郡、会稽郡。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汉景帝听信谗言,杀死晁错。但此举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
汉景帝这才决心武力镇压,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仅用时三个月,叛乱即被平息,七王皆死。
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
汉景帝趁势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诸侯国虽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