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派是什么?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北宋诗人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称为“江西宗派”。
所谓“江西”,是指北宋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谢逸等十一人,都是江西人,然而“宗派”是禅宗里的一个词,因此用“宗派”一词来命名这个诗歌流派。
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序中说: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并和,录其名字,日江西宗派,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大约是当时禅宗比较流行,尽发千古之秘,无余蕴矣。
吕本中将黄庭坚尊为江西诗派之祖,下列二十五人,分别是: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洪炎、洪朋、饶节、僧祖可、徐俯、林敏修、汪革、李镩、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等。
宋末方回认为江西诗派的诗人多学杜甫作诗,因此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并形成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即一祖杜甫,三宗分别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江西诗派的诗人作诗,多受到黄庭坚诗论的影响。黄庭坚对于学诗的要求,首先是要学会在前人的作品之中吸取营养,熟练掌握前人练字、造句和谋篇的方法,然后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之上,力求突破技巧的束缚而超越前人。
同时,他也提出了“点铁成金”的说法,讲究“无一字无来处”,积极地借鉴前人诗歌的语言艺术,推敲文字技巧。当然,讲究用典、炼制拗句,难免使得江西诗派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派,对宋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