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是谁写的诗?有什么样的背景?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开元九年(721年)进士,为大乐丞,后来被贬为司仓参军,后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长安陷落,唐玄宗仓皇出逃奔蜀,王维被叛军俘虏。尽管他服药装哑,但还是被叛军逼迫任职。
后来两京恢复,王维因为在叛军中任职而获罪,被贬为太子中允。最后官至尚书右丞,因此历史上称他为“王右丞”。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善写山水田园之诗,例如他的《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锥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所写的是初夏傍晚的景色,夕阳西下,照在这个平静的小山村,牛羊归牧,老人倚仗而立,等待牧童归家。麦苗吐秀、桑叶稀疏,在田间忙碌了整整一天的农夫们,纷纷带着荷锄回到村里,在村口碰见,时不时聊上几句,这是一派清净祥和、闲适自然的农村生活景象,王维非常羡慕这样的生活。
王维的作品中,也不乏优秀的边塞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从军赴凉州,写下了他的名篇《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为历代传诵,是千古佳句,将塞外的风景写得生动形象,描绘出塞外沙漠的浩瀚无边,诗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