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一部怎样的文集?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记叙文集,代表了先秦早期历史散文的风貌。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原书为一百篇。历秦焚书后,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当时通用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又从孔子古宅的坏壁里发现以古文字写的《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但这十六篇后来亡佚。晋人又有伪作二十五篇。
《尚书》大致可以分为誓辞、文诰书札及记事的片段三类。
其中,誓辞有《甘誓》《汤誓》《牧誓》等,是用兵时鼓励臣民的话。文诰书札有《盘庚》《大诰》《康诰》《酒诰》等。《盘庚》三篇是盘庚在迁都前后针对当时贵族的反对与民众的怨愤而做的演讲辞。全文感情充沛、言辞尖锐而充满威慑力。《大诰》《洪范》是个人的往来书札。《尚书》记事的内容较少,有《尧典》等。
可以说,同为史书,《春秋》以记事为主,《尚书》以记言为主。《尚书》文辞古奥,韩愈曾在《进学解》中说道:“周《诰》殷《盘》,估屈聱牙。”
唐代孔颖达撰有《尚书正义》,被收入《十三经注疏》,是阅读《尚书》的较好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