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颠倒了世界观的文学名著
《水浒传》问世以后,有人气急败坏地指责它“诲盗”,有人皱着眉头说它“变诈百端,坏人心术”,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作为写这本坏书的报应,罗贯中的子孙三代都是哑巴!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被人造过类似的谣言,不过他的罪名不是“诲盗”而是“诲淫”。尽管有这么些咬牙切齿的人,但更多的读者却是喜欢《水浒传》《红楼梦》的。
人们常说,“爱之深,恨之切”。这话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水浒传》的态度。当然,在这儿不是既“爱之深”又“恨之切”,也不是因“爱之深”而“恨之切”,而是有的人“爱之深”,有的人“恨之切”。
《水浒传》的魅力就在于,无论爱恨,它总能牵动你的心,让你不能不正视它。明代的时候,人们喜读《水浒传》已经到了“耽嗜”的地步,连缙绅文士中也不乏爱好者。
这个庞大的读者群中,有见识卓越的思想家,比如明代文人李贽,他怀着极大的热情批评过《水浒传》,清代文人金圣叹则把《水浒传》视为与《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西厢汜》并列的“第六才子书”,那些梁山好汉们就像民族英雄一样,家喻户晓地活在我们的心中。
可是,如果认真而冷静地想一下,那一百零八名好汉究竟是什么人?答案是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抹去作者涂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感情色彩,还原到社会学的价值定位来说,他们全都是罪犯!晁盖等七人是抢劫犯,宋江在他出场之后的几小时内成了一名知法犯法的包庇犯,鲁智深、武松等也都是杀人凶手。可怕吗?并不。
我们觉得,他们所抢的,是该抢的东西(“不义之财”);他们所杀的,是该杀的人(镇关西、阎婆惜、西门庆)。至于不该抢、不该杀的,我们全都忽略了。是谁让我们形成这样的思路的呢?是作者。
作者在小说世界中颠倒乾坤,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价值观击得粉碎,让一百零八名草寇全都成了忠勇可爱、甚至比不是强盗的人更具道德规范的“好汉”。可以说,《水浒传》最大价值正在于此。
口出恶言咒骂《水浒传》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艺术作品缺少感受力的人,他们无法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仍然停留在现实社会的价值范畴内,不管作者如何涂抹,一百零八个好汉在他的眼里仍然只是强盗,于是,大讲强盗故事的《水浒传》便被认为是“诲盗”的。
另一种人则看到了作者所作的努力,发现了生活中的强盗在作品中全都成了真正的好汉,如此一来,人们对强盗的看法岂不是要大变?站在维护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的立场上,他们发出了《水浒传》“变诈百端,坏人心术”的惊呼。有的人甚至希望把这个颠倒的世界再颠倒过来。
比如清代文人俞万春,就苦心经营了一本《结水浒传》,把脚跟重新站回到官府的立场上,让官府派出的精兵强将把梁山好汉逐个剿灭。他把这本书又命名为《荡寇志》——“好汉”又还原成了“寇”。然而,梁山好汉的形象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俞万春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