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这本书来历的不同说法

《孟子》这本书来历的不同说法

《孟子》可以说是先秦儒家的百科全书。关于《孟子》这本书的来历也有不同说法:

第一种说法,司马迁的《史记》认为是孟子70岁前后,退居邹国后亲自编撰的。当然他的几个大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也有参与,但不像孔子的《论语》是弟子、再传弟子编撰的。

第二种说法,唐代韩愈等人认为,《孟子》和《论语》一样,并非本人所著,乃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的追记。

我的看法,《孟子》全书行文风格极为一致,从头到尾通读下来,语言极为鲜明流畅,不像是多人编撰的。《孟子》共7篇,3万多字,篇幅比《论语》多一倍。

《孟子》

《孟子》的体裁是一问一答的问答式,论证方式基本是驳论。学生或他人从反面提一个观点,孟子批驳他,而且锋芒毕露,语言犀利。

孟子辩才无碍,可以称为古代的雄辩家,要学辩论可以去看孟子的文章。他用非常巧妙的方法,把谈话引入自己的思路,用不断的反问激怒对方出现破绽,再用有力的逻辑力量,阐明自己的观点。

《孟子》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更大。孟子提出的内圣之学,后来就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主流。

孔子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一修身,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内圣之学;二事功,怎么出来做事,怎么做官治国;三言辞,怎么说话、怎么教人;四文艺,谈音乐,谈艺术。孔子以后儒学分八派,各有传承所长。

《孟子》这一系把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发挥得最好,提出内圣之学的概念。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从这一理路去发展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