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什么,有哪些内涵?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门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的思想,也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那么,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哪些内涵呢?
有学者解释,说是君主应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先决条件,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甚至有学者讲“孟子是中国民主思想的先驱者”,说“希腊有民主,我们中国比希腊更有民主”。其实,孟子的民本思想绝对不是说人民是第一位的,不是这个意思。
孟子的这段话,他的民本,其实是把人民作为政治资本,劝统治者不要倒行逆施,把老本都输光了。
他的爱民,要求解决民生问题,出发点不是为老百姓考虑,而是为统治者考虑怎么才能争取民心,争取到了民心,就能把经济搞上去;人也多,土地也多,就有资本兼并诸侯。
因为老百姓是政治资本,所以应该放在重要地位。政治资本保住了,统治才能够长久。如果眼睛只是看着社稷,看着传承,看着谁来做皇帝,那是不行的。
有了老百姓,什么都有了。这叫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是说抽象的君不重要,老百姓才重要,而是指谁来当皇帝不重要。
这才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他的君权不是民授,不是主权在民,这和现代政治的民主主义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