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是哪三本书,三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礼是哪三本书,三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东汉末年的郑玄起,把《仪礼》、《礼记》和《周礼》称为“三礼”,都被作为经书。那么,三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三礼是哪三本书

一、礼经

《礼经》也叫做《仪礼》,现在留下来的只有17篇。它是把先秦各诸侯国,包括周王朝在内,贵族的礼仪制度汇集在一起。如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等仪式中的礼节。

就是在什么时候应该行什么礼,什么时候应该奏什么乐,跳什么舞,都一一规定得清清楚楚。

一般认为,《仪礼》的编者应该是战国时期的人。当时礼仪散失了,因为以前礼仪多得不得了,礼多了反而不容易保存。

到战国时,有人就把还保留下来的仪礼重新编辑,形成了《仪礼》这部书。

到了西汉以后,研究《仪礼》的人越来越少了,《礼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礼记》反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西汉的儒生们解释《仪礼》和阐发为什么要有这些礼节的一部论文集

《礼记》本来是研究《礼经》的。因为这个论文集因为大家读得懂,反而流传下来了。《礼记》的内容共分四类:

一是通论,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章,如《大学》,《中庸》、《礼运》等篇目都是《礼记》的通论。

二是诠释《仪礼》的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义》和《丧服四制》等。

三是记载孔子言行以及孔门杂事的文章,如《孔子闲居》、《檀弓》和《曾子问》等。

四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并加考证,如前面提及的《月令》和《明堂位》。

三、周礼

《周礼》是关于西周时期一些政治制度的记载,尤其是官制,所以《周礼》最初叫做《周官》

《周礼》把国家官职机构分为六部,和天地四时相联系,称“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司空”。

冢宰是总管国家行政、辅佐帝王的宰相。

司徒执掌土地、户口、教育和地方行政,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

宗伯主管祭典、朝会、天文历法等,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尚书。

司马管军事,是兵部尚书。

司寇管司法,是刑部尚书。

司空掌管国家工程,相当于工部尚书。

《周礼》是以官制为框架,包括了当时兵制、刑法在内的一整套政治制度。西汉时《冬官》的内容已经失传,有人用《考工记》相补,成为现在的通行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