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产生于什么时候,有哪些主要特点?

乐府诗产生于什么时候,有哪些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两汉乐府诗匠心独运的立意命题,熟练巧妙的叙事,不拘一格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乐府产生于秦,但作为音乐管理机关则是汉武帝时才确立的。后来将乐府机关配乐而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古代的乐府诗

当时乐府执掌天子以及朝廷平时的音乐,属于当时的新乐,太府掌管郊庙祭祀之乐,是传统的雅颂古乐。

两汉乐府诗的主要部分直接继承诗经的传统。诗经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都是现实感受的抒发,故其抒情性很强。

与诗经相比,汉乐府的叙事性更加突出。如《孤儿行》、《病妇行》等都如泣如诉地叙述自己的苦难遭遇。《羽林郎》、《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更是叙事诗的杰作。

从语言形式来看,西汉多杂言,如《上邪》、《战城南》等诗句格式参差错落,二、三、四、五、六、七言的句子都有,表现出从诗经的四言诗向东汉后期的五言诗过渡的状态。

东汉则多五言,如《羽林郎》、《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等都是整齐的五言诗。这对于文人五言诗的产生是很重要的环节。

总之,汉乐府打破诗经的四言诗格局,不用楚辞的兮字调,是诗体的解放和尝试,其现实主义精神,精巧熟练的叙事,多种句式和语言风格,对于魏晋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影响。

东汉末年乐府五言诗大量涌现的同时,标志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了。这些诗大约产生于汉末大动乱的半个世纪里,具体作者大部分失考。

诗歌艺术技巧纯熟,语言精美,多用比兴手法,感情凄凉悲伤。最著名的有《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