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传统的放牧制度简介

新疆地区传统的放牧制度简介

放牧习俗包括放牧制度与放牧方式。放牧制度以季节牧场轮换放牧为主;放牧方式以自由放牧为主。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牧草、供水条件的变化,对各地带草地实行季节轮换放牧,使牧畜与变化的生态环境相适应,是新疆草地放牧利用的显著特点。草地季节放牧利用,主要有四季三场轮牧与四季两场轮牧两类形式。

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伊犁谷地、天山南北坡草地,放牧大多采用夏季牧场、春秋牧场、冬牧场四季轮换放牧形式。夏季(6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高山、亚高山夏牧场放牧。此时的夏牧场,气候凉爽,水草丰茂,蚊蝇稀少,利于牲畜增膘。

9月中旬前后,夏场降雪、降温,这时牲畜转入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春秋牧场。春秋牧场在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时,气候温凉,牧草种子成熟,植被霜后适口性变佳,萌发有较多幼嫩秋枝,利于牲畜采食增膘,是羊只配种的良好季节。

11月中旬后,春秋牧场天寒地冻,积雪覆盖牧草,牲畜难以采食时,即转入冬牧场放牧(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

冬牧场分布在中低山阳坡、河谷和平原草甸以及沙丘荒漠地区。中低山冬牧场处于逆温带,阳坡温暖,草好,背风,无雪,牧草裸露,利于牲畜采食越冬;河谷及平原草甸冬牧场,虽然雪厚多风,但革层高大稠密,并有打贮冬草条件,在修有暖圈夜间保温的条件下,是牲畜尤其是大牲畜过冬的良好场所;沙丘冬牧场,阳坡牧草裸露,利于牲畜放牧。

3月中旬以后,冬牧场的牧草多被牲畜吃光,加之风雪频繁,无法放牧时,即转入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春秋牧场(3月中旬至6月中旬)。此时,春秋牧场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早,蒿属植被裸露,枝叶鲜嫩,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地势干燥,利于牲畜接羔产幼和恢复体膘。

6月中旬后,此地气温炎热,牧草老化,适口性差,蚊蝇多。而此时的夏牧场正值水草丰茂季节,牲畜叉转入夏牧场放牧。至此形成每年四季三场轮回放牧的制度。

天山南脉、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草地,大多采用夏秋牧场、冬春牧场四季两场轮换放牧制度。夏秋牧场分布在高山草原和高山草甸及半荒地带,气候冷凉,牧草青鲜,牲畜6月中旬转入,10月中旬降雪后转出。

冬春牧场分布在高山半荒漠沟谷阳坡,背风温暖,牧草显露,便于牲畜采食,11月中旬转入,6月中旬再次转入夏秋牧场放牧。形成每年四季两场轮回放牧的制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