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齐百家之语、集古圣之大成的中庸思想(2)
中庸思想反映在人的德行品质方面被称作“中庸之德”。孔子是把“中庸之德”作为最高的德行修养来看待。“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希望人们对待任何问题都把握执中、适度的原则。他在评价子张和子夏时,认为子张“过”而子夏“不及”,二人都不具备中庸之德。
不仅如此,孔子还把是否“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提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倍加推崇的中庸之德,须臾不可离开“仁”。在孔子看来,失去了以“仁”为灵魂的“执中”,容易是非不分。真正做到“中庸”,需要极其深厚的人生修养。“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