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时间相近但起源不同
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个节日的时间上差不多,后来有人便把它们混在一起,以致把寒食的风俗看成了清明节风俗。但如从起源来看,它们之间却没有什么联系。寒食节是寒食节,清明节是清明节。
一、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为什么要把这个节气称为“清明”呢?
是因为它正处在春深似海的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气暖和起来了,嫩草青青,新枝碧绿,到处都是一派蓬蓬勃勃的生机,万物都显出了它的“清净明洁”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了“清明”。
二、寒食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寒食的风俗,是说这一天(或者这一天前后的一些目子),家中不应该生火,而只能吃些已经凉了的食物。
寒食的正日子,是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也就正好赶上二十四节的清明。(但实际上,不同的时代,做法也不尽相同:隋唐时,人们多把寒食固定在清明前的第二天;到了宋朝,又多用清明前的第三天了。)
三、寒食节与好心的曹操
据记载,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发现在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一带(即原来晋国所辖的范围内),人民中的寒食仍很普遍,于是他便下了一道禁止的命令。命令说,北方天气寒冷,老人小孩寒食,身体受不了。
命令中还明文写道:“从命令到达之时起,当地百姓,不得再有寒食。如有违抗命令者,户主判刑半年,主管官吏判刑一百天,地方负责官员扣发俸禄一月。”从此,寒食节受到打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步淡化。
四、清明节后来逐渐取代寒食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
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
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习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