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混战局面概述
周平王为了避难东迁洛邑为都之后,史称为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这时,周虽然名义上仍是全国性的王朝,可是,其政权权威大不如前,处于逐渐衰落之中。原来的各方国的诸侯就逐渐摆脱周王朝的控制,走上独立之途。
当春秋开始之时,全国诸侯国有120多个。这些诸侯国,在周王无力控制局势时,彼此就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相互争战。
在兼并过程中,到战国时期就只剩下秦、楚、燕、齐、韩、赵、魏7个诸侯国,即史称的“七雄”。而周以洛邑为都,其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到战国时,其管辖领土收缩到只有小诸侯国那么大。东周首都洛邑的地位也日渐衰落,最后为其原诸侯国秦所灭。
诸侯中,处于最北的为燕,其首都为蓟(今北京),在海河流域。在黄河流域自西往东,依次为秦的咸阳,晋的新田(今山西侯马),郑国的郑(今河南荥阳、新郑一带),卫的帝丘(今河南濮阳),宋的商丘,鲁的曲阜,齐的临淄。到战国时,晋被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分别建都于郑(河南新郑)、邯郸、大梁(今河南开封),而卫、宋、鲁则被灭。
其先后9国,只有齐是在商代范围以外,其余都为商范围内。特别是韩、赵、魏、卫、宋、鲁皆在商的核心区,魏的大梁、卫的濮阳、宋的商丘、鲁的曲阜就曾为夏与商的首都所在地。在南面剩下的几个诸侯国中,楚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吴都姑苏(今江苏苏州),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这三个都城均位于长江中下游。
上述情况说明,在商以后,一方面其经济已向边缘地区发展,遂使燕、齐、楚、吴、越得以在当地经济支持下,发展成为强大的诸侯国。另一方面,说明蓟、临淄、郢、姑苏、会稽已成为当地政治、经济的中心,对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段时间内,重要的政治发展是在长江流域,其势力不仅控制了该地区,而且还向黄河流域,即曾是夏、商与西周的三朝政治、文化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发起挑战。
楚在长江中游的湖北地区,先吞并周围小诸侯国,然后北上,通过汉水并越过桐柏山、大别山进入河南,先后败宋击晋,观兵周郊,问鼎中原。至战国中期,楚向东不仅据有江淮,还收吴、越之地,兵锋所及达到山东南部,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说楚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
楚的强大是代表长江流域的力量,北上中原、企图争霸,可以说是对从夏、商、西周以来形成的黄河中、下游势力与文化的挑战。当时,周室衰落,自身无力,又无权威领导中原诸侯来阻挡楚的北上。
在黄河中、下游的诸侯中,先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口号,联合中原诸侯,阻止楚北上力量,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后是晋文公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败楚之师,使楚终不能称霸于中原。后来,楚终于衰落,为秦所灭,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为秦所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