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把政权从外戚手中转到宦官手中的昏君

汉桓帝:把政权从外戚手中转到宦官手中的昏君

东汉桓帝当政之后,为收揽人心,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改变梁冀执政时的诸多弊病,而是论功行赏,对单超等宦官赏赐丰厚。从此以后,东汉政权又从外戚手中转到宦官手中。

此时的桓帝,在亲政掌权之后,其懦弱性格日益显现出来,并在宦官的制约下,变得不明是非,暴虐无能。

皇帝之所以会变得如此不堪,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方面,这些宦官都为桓帝亲政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执掌大权,当然不能忘恩负义。另一方面,则是皇帝在此时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身边没有任何可堪大任的人才,只能仰仗宦官。最后,则是因为桓帝在夺权成功之后,宦官为了博取他的欢心,也便于自己把持权力,想尽各种办法让皇帝玩乐快活。时间一久,桓帝便沉溺于享乐,逐渐荒废了国家大事。

针对当前宦官乱政,桓帝被蒙蔽的事实,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与其他士族官吏进行了密商。可惜还是走漏了风声,被宦官们提前察觉,向桓帝告发说,士大夫群集,欲对桓帝的执政现状进行诽谤。

果然,第二天,太尉陈蕃、司空刘茂二人便在大殿之上一起向皇帝进谏,要求桓帝清除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桓帝一听,顿时心生不悦。要不是这二人都是朝中重臣,这么多年以来对汉朝也算是忠诚可嘉,桓帝几乎就要当场发作,最后桓帝索性不理他们。而受皇帝宠信的宦官们则因此更加嫉恨士大夫们,虽不敢加害名臣陈蕃,但对其他人则大加报复。

此时的河南尹李膺,对于朝局也时刻关注着。之前宦官党羽张成之子因为宦官的庇护,在大赦之前为报私人仇怨,公然杀害了一人。李膺负责查办此事,阉党见桓帝即将大赦,对此事也没有放在心上。哪知道李膺在大赦期间,对于张成之子的罪行压下不审,专门等到大赦过后,再行定罪,将其绳之以法。张成闻讯,心中大痛,连夜向宦官禀明此事,要求他们念在自己忠贞不贰的分上,为其亡故之子报仇雪恨。

宦官对于李膺处处与他们作对之事,早就心怀不满,欲要施以惩戒。于是,宦官一党遂让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诬陷李膺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结党营私,诽讪朝廷,扰乱民众。

桓帝闻言,当即大怒,遂下诏通缉御史中丞陈翔、太仆卿杜密等重臣及陈蹇、范滂等士人。太尉陈蕃知道这是宦官之奸计,遂以“罪名不章”为由拒绝签署诏书。宦官见桓帝颁布的诏书,因为没有太尉的批准无法生效,便向桓帝进言,要求跳过司法程序,直接让宦官负责的北寺狱审理此案。李膺、陈蹇、范滂等人慨然赴狱,受尽酷刑,在狱中被关押一年多,而不改其词。

陈蕃再度上书,以夏商周三代之事劝谏,言辞激切。桓帝嫌他多嘴,以陈蕃提拔的人才名不副实免去了他的太尉一职,改以光禄勋周景为太尉。司空刘茂连同一批士人,向皇帝进言,请求赦免士人官吏的罪责。桓帝此时已经彻底被宦官迷惑,大权也大多掌握在宦官手中,不久,司空刘茂便以协同之罪被罢免,改以光禄勋宣酆为司空。

司隶校尉应奉见大臣们屡请不准,宦官专权更甚,独自上疏申讼。桓帝闻言,心中暗想,此事大可就此止了,因为朝中反对宦官的大臣几乎全部遭到打压,物极必反,现在可以收手了。而且宦官虽然好用,但如果权力太大,则非社稷之福。

永康元年(167)六月,桓帝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