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是什么样的人?
郭象(?-312),字子玄,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魏晋年间的玄学家,是玄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庄子注》。
不过,有的典籍记载这部书由魏晋玄学家向秀和郭象两个人完成,包含了两个人的思想观点。
郭象少年时就很有才学,喜欢读《老子》和《庄子》,善于谈论道理。他曾担任司徒掾、黄门侍郎、太傅主簿等官职,做官的时候很专权,被当时的人轻视。
相传《庄子注》本来是向秀的作品,但是向秀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郭象就接着把《庄子注》完成,但是进行了一定的删改编订,并将《庄子注》作为自己的作品。
郭象既反对儒家,又反对传统的道家思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例如他的“独化”论,既反对儒家观点,也反对道家认为“无”或“道”是万物本原的看法,而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且是相互独立地产生以及变化的,并没有共同的本原。
郭象还认为,万物的颜色、形状等能被感受到的表象都是“迹”,表象的背后是产生这种表象的原因,这种本质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对它的认识是最神秘的知识,叫作“冥”,认为如果认识到“冥”,就可以忘记“迹”了。
因为郭象做官时专权,又有篡改向秀《庄子注》的说法,所以历史上对其人品评价不高。但是郭象反对传统的儒家、道家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当时和后世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