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有怎样的一个精神世界
1937年的一天,成吉思汗的灵魂遗物——一面由黑马鬃制成的精神之旗神秘消失。
这面旗帜当时被保存在蒙古中部黑尚赫山下月亮河畔的佛教寺庙中,在那里,虔诚的喇嘛们曾护卫并尊崇它长达几个世纪之久。可是当历史迈进20世纪30年代后,斯大林的追随者们在一系列遏制蒙古文化与宗教的运动中,捣毁了一座座庙宇。
据说,有人曾秘密地从尚赫寺抢救出成吉思汗的灵魂化身——精神之旗,并将其带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保护起来,但它最终消失在那里。
正是这面精神之旗护卫成吉思汗南征北讨,年复一年,成吉思汗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比他更加强大的竞争者,追随着那面精神之旗不断取得胜利。
雄鹰一定要飞上天空才会鸣叫,英雄的血一定要洒在战场上才是大英雄的真本色。成吉思汗当然不能例外,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然高举精神之旗屹立在战场的最前沿。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莫过于邱树森先生所言:“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阶级的哲学就是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也正如成吉思汗自己所言:‘世界广大,江河众多。你们攻占外国,去各自分配,扩大自己的牧地。’换句话说,成吉思汗的意思就是:要想富贵,就去抢掠;要想称王,就去攻占外国。”
1227年8月18日那一天,一代天骄高大威武的身躯突然倒下,似乎他倒下时,应该伴随着不绝于耳的阵阵轰鸣,世界也应该发出巨大的战栗,才足以配得上他的死亡。年近七旬的成吉思汗却是在他营帐内的床上去世的,亲属、朋友以及忠诚的士兵都围聚在他的身边。相比之下,他连死也令人羡慕。
但是,说成吉思汗是英雄并不代表否认他的血腥,相反,那些被成吉思汗征服的人群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暴力和血腥之下无奈地活着。只是,即便有血腥和暴力,他仍然是一位本色英雄。
排除掉成吉思汗身上神的因素,把他还原到真实的人,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出他身上折射出的另一种美。他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一个光荣的士兵,就不能老死。”
在西征的途中,他对士兵说:“我们这些做儿子的人,走得越远,就是为了我们的草原越安全,神在我们的草原上居住,我们不能让任何人打扰神。”他也曾在救回被掳走的妻子后对她说:“什么是爱?就是那些受尽折磨但仍忠贞不渝的热烈。”
所有的这些,都是一个大英雄的本色体现,更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诗人苏浅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成吉思汗》,就让我们用这首诗为英雄的一生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吧。
他用后人的记忆
拴马。在柳暗花明的十三翼之下
拓展草原
这是英雄的出处,晴天,江山万里
西征的大旗猎猎
马蹄踏到元朝,边疆战火渐熄
后来者可以安睡了
他也只在梦里,来到我们中间
偶尔弯弓,不射大雁
只把春夏秋冬
从后到前,一一推进他的版图
而历史将继续信任
一代天骄,他的库力台,他的苏勒定
他搭起的箭镞
也将以其他事物的名义,在我们
身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