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传递紧急消息、信息的?
在战争或者重大灾难发生时,信息和情报的传递非常重要。现代人的通讯工具十分丰富,我们可以依靠互联网、手机、电话、电报等来传递信息。
但是,在没有这些通讯工具的古代和近代的边远地区,人们是如何快速而有效地传递前方信息的呢?
不少人至今仍对新中国儿童电影的经典之作《鸡毛信》记忆犹新。1954年上映的电影《鸡毛信》是新中国首部正面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
影片中,在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后,主人公海娃便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
而实际上,华北地区军民在抗战时期创造的这种“鸡毛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事实上,我国古代最为快捷的通讯方式,也就是这种“鸡毛信”。
鸡毛信,古时又称鸡毛文书,是指古代紧急传送的文书,以在封套上插上鸡毛而得名。
鸡毛信的原始版本为秦汉时代的羽檄。檄,即檄文、檄书,是指古代官方用于征召、声讨等的文书。据史书记载,如果战事紧急,就在檄文插上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之所以要插上鸟羽,是表示信件的传递应如飞鸟般疾速,因此羽檄又称为羽毛书、羽书。
然而,用鸟羽作为檄文紧急的标志并不难理解,但是后世为何又用鸡毛代替了呢,据专家考证,这应当源自于古人对鸡的颇高评价。
如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赞美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也因此鸡被视为“五德之禽”。
除此之外,古人一向视鸡为吉祥的象征,寓意逢凶化吉。不过,一个更为直接也更加现实的原因是,鸡毛的取得往往比鸟类羽毛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