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作
秦王政八年(前239),《吕氏春秋》横空出世。从当时的实际条件而言,能够成就如此鸿篇巨制,实在是很难做到。吕不韦凭借自己的权势,才得以成书。
吕氏春秋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作呢?《汉书》一书中,将《吕氏春秋》列入杂家。这自然指的是其涉及的内容太多,太过驳杂。
单以《吕氏春秋》全书的体系而言,可以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其中,十二纪是全书的精要所在。
在《吕氏春秋》二十六卷中,囊括了一百六十一篇文章(现在存有一百六十篇),总字数达二十多万。其内容驳杂,主要包括儒、道思想,同时还兼有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还涉及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音律等方面。
吕不韦之所以编著这本《吕氏春秋》,是因为想要集齐各家的精华,成就独立而富有特色的思想,因此全篇主要以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为主,用客观可信的态度,从公平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一切事物一视同仁,这也恰恰如《吕氏春秋-序意》所言:“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
《吕氏春秋》在思想上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责先,倪良贵后。”客观地指出了他们并非完人。
这部书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各家学说的思想,认为“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在统一的思想之下,最终实现“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的理想。
《吕氏春秋》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
《吕氏春秋》对于物质的起源也有自己朴素的认识,认为“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和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异曲同工。进而延伸到对待社会历史的观念上,
《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前进发展的,并在《长见》-文中提出“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吉,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的观念,认为历史是环环相扣的,因而为政者一定要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变化,适当地变迁政策,如此才能够令社会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