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的是什么书?
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的是清代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原名《文献汇编》,或称《古今图书汇编》,是清代官修的大型类书,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始编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历时两朝二十八年,康熙帝钦赐书名,雍正帝作序,以铜活字排印,仅印六十四部,全书采集广博,内容丰富,共一万卷,是仅次于《永乐大典》的一部大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者是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福州侯官人,出生于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即19岁中进士,官居翰林院编修。
陈梦雷康熙年间,奉旨侍读诚亲王。在此期间,陈梦雷利用诚亲王的藏书和资助,编成《古今图书集成》,托诚亲王代进,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
康熙皇帝病故后,诚亲王被囚,陈梦雷受牵连,遭贬东北,客死他乡。
《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全书共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每编又分门别类,搜罗宏富,图文并茂,因而成为查找古代资料文献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书。
由于之后的《四库全书》受清文字狱影响,大量书籍被列为禁书,遭到销毁删改,因此收书不全,错漏甚多,而成书时间较早的《古今图书集成》则收录了《四库全书》不收或未曾收录的典籍,还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志等。
《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