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诗》是谁的诗?蔡邕简介
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字伯喈,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人,蔡文姬之父。
蔡邕生于东汉顺帝永建八年(133年),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曾任董卓时期的拜左中郎将。精通经史,善书辞赋,书法造诣最深。代表诗作《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这是一首寓言诗,蔡邕为一只翠鸟构想出一个可以容身的空间。在这个想象的空间里,庭前有若榴树生长出红花绿叶,翠鸟可以在此集结、振翅、修容。它是从猎人的围追堵截中得以逃脱出来的幸存者,甘愿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棵若榴树的主人。
但是,尽管翠鸟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地,感恩于这位主人,但是这毕竟是寄身于他人的树下,翠鸟始终心有余悸,时刻保持着被猎人追捕的警惕。
这首诗体现出作者蔡邕的深重忧患意识,诗人缺乏最起码的社会安全感,始终提心吊胆地生活着。这是东汉末年文人的心理写照,体现了以蔡邕为代表的的汉末文人身处乱世的惶恐不安。
蔡邕的诗作是典型的衰世文学,以批判和揭露东汉末年的社会黑暗和腐朽为旨归,是东汉末期文人诗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