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琪玛的由来,为什么名字这么奇怪?
很多人其实对于“沙琪玛”并不陌生,有些人其至从小一直吃到大,却很少有人知道“沙琪玛”原名叫做“萨其马”,本是满族的一种食物,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
至于“沙琪玛”的原名“萨其马”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原因。
“萨其马”一词,最早见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大学土傅恒等编的《御制增订清文鉴》一书。因为制作萨其玛的最后两道工序是切成方块,随后码起来,而“切”的满族语为“萨其非”’“码”的满族语为“玛拉木壁”。
由于萨其马属于一种“切糕”,再加上“码”的工序.后人便根据满族语的音译,将其简称为“萨其玛”。在满文字典中,萨其马是由胡麻及砂糖制成的一种砂糖果子(汉语称为金丝糕)。
由于当时找不到汉语代称,便直接将满语音译,所以亦会出现“沙其马”、“赛其马”、“萨其马”、“沙琪玛”等的称呼。
关于“萨其马”这一名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据说清朝有一位在广州任职的满族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要吃点心,每次都不能重复。
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鲜的玩意儿”,若是不能令他满意,后果会很严重。
负责点心的厨师一听,自然万分紧张,一不小心就将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着要点心,厨师一火朝着将军大骂了一句:“杀那个骑马的!”然后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想不到,萨将军吃完之后相当满意,问起这道点心的名字,厨师惊魂未定,随口回答道:“杀骑马!”结果将军听成了“萨骑马”,意思是说自己姓萨又爱骑马,倒也很妙,便连声称赞,萨其玛因而得名。
正宗的沙琪玛具有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在当时满族人入关以后,萨其马在北京开始流行。
其实,当时满族人入关,满汉杂居,生活习俗,语言词汇交流融合。如前所述,由于是满语音译,因此时人曾将之写作为“沙其马”、“赛利马”等。
时至今日,萨其马作为作为一种民族风味食品,也被汉族人民接受已经从北方传遍了全中国,而其名称也演变成了今天的“沙琪玛”,为两族人民共同使用。